中国文明网主站 |   邮箱 | 搜索
 
  首页 |
|
聚焦承德 文明播报 宣传信息 文明创建 讲文明树新风
联盟联播 道德模范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我们的节日
|
|
图文简报 重要活动
工作提示 主题活动
|
|
全民阅读 文明论坛
承德风采 地方传真
  首页 > 聚焦承德
2020,我们收获了笃定与热爱
来 源:和合承德    发表时间:2020-12-31

  时间车轮的推进,无论你是想要缅怀,还是尽快遗忘,这些过往都会随着新一年钟声的敲响,而成为历史中的一部分。

  2020年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年初的一场疫情打乱了一切:延长的春节,不能复产复工的辛酸,部分行业停滞的萧条……

  正是因为如此的艰难,才会有那么多人在这一年里要么挺身而出、要么直面现实、要么勇于改变。他们用自己的故事温暖着这个社会,触摸着我们的心灵,在2020年刻下烙印。

医生曲宝亮:逆行武汉

  和合承德记者 袁雪梅

  时间推回到农历庚子年春节。

  初二这一天,承德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医生曲宝亮按照习俗陪妻子回娘家。饭菜刚端上桌,筷子还没有摆放整齐,一个电话打破了这一切。

  “好的!”简单地说完这两个字,曲宝亮赶紧起身回家。这个电话是他去支援武汉的集结号。

  承德—石家庄—武汉。

  刚刚到达武汉的时候,曲宝亮就和同去的医护人员一起感受到了这座城市面临的严峻形势:宽阔的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和车辆,阴沉的天空仿佛是这座城市哭泣的表情……

  熟悉医院情况、了解防控形势、梳理防控流程,收治病人……到达武汉市第七医院后,他没有时间细想,现实情况就逼迫着他们迅速跑起来,与时间赛跑,与生命赛跑。

  这个过程中的困难、艰辛,都是他从医以来从来没有经历过的。最难的,是面对“战友”的倒下。

  医院在对医护人员进行筛查的时候,与曲宝亮一起倒班、共同负责救治48个病人的朱健医生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。

  为什么是他?

  为什么是他!

  ……

  每天都在救治病人,尽管早知道有感染的风险,但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倒下了,曲宝亮还是一时间难以接受。紧张、悲伤、沮丧……所有的情绪都在心头交织,揪扯着他的心。

  每个人都在叫他们英雄,可是,英雄也有保护不了自己的时候。这时候的心情,谁又能帮他们分担?

  没有!他只能咬着牙继续往前走。

  因为无法去探视,所以曲宝亮只能在自己休班的时候打电话询问朱健的病情,增加他的信心。幸运的是,朱健的病情并不重,三周之后恢复了。

  55天!曲宝亮有了一辈子难得的记忆。这些记忆有关于医生这个职业、医患之间的关系、国家的担当和挺身而出的各行业的英雄……

  从武汉回来后,一切回归正轨。偶尔,他还会想起武汉,毕竟那是一座自己为之拼过命、流过汗的城市,从内心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牵绊。

  在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的微信群里,大家也在相约,等有机会大家再一起回武汉走一走,看一看。毕竟那么美丽的城市,他们还没有机会仔细看过一眼,而看到的只是它“生病”的时候。如今,那座城市一扫阴霾,已经重新绽放它的美丽,如果再次踏上那片土地,经历过灾难之后,一座城市的车水马龙、名胜景观,美丽中还透着感动。

旅游公司经理王国华:逆境重生

  和合承德记者 张光明

  “1月24日—4月17日全面停业阶段;4月18日—6月10日省内游有序恢复;到6月初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50%左右……”承德神舟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国华打开记满日常工作的笔记本,细数着旅游业这一年的不平凡经历,每件事情都历历在目。

  1月24日,文化和旅游部下发通知要求,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“机票+酒店”产品。还有几天就是春节,停业不仅要面对黄金假期零收入,也意味着已确认旅游团队的大量退款以及春节过后员工不能复工……

  没容他细想,第一笔退团客人信息到了,还没安排完退票、退房、退餐,第二笔、第三笔……伴随而来的是旅客大批量退单。那几天,王国华和工作人员不断地跟对接地、宾馆联系。在此期间,旅客的不耐烦和不理解,一遍遍地催促,让他们焦头烂额。

  在旅游行业从业多年,其中不免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波折,这次算是最大的一次。旅行社没收入,员工需要开工资,旅行社内的各项开销必不可少……停业后,每当他走进旅行社,空荡荡的办公室让人感觉空落落的,最让他心里没底儿的是复工遥遥无期。

  王国华每天都在关注着疫情。迫于经济压力,旅行社、工作人员转行的消息也不时地传入他的耳中,是坚守还是另谋出路,纠结、彷徨、迷茫……

  在全面停业近3个月后,终于迎来好消息:4月18日恢复省内游。“复工困难重重,但难不倒大家内心深处的那股干劲。”王国华回忆,为启动市场,激发市民出游意愿,恢复省内游当日,他们组织了“畅游金山岭,承德深呼吸”100人首发团。团队全程严格按照相关防疫要求组织,这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,首发团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出游热情。

  可就在大家摩拳擦掌进入复工状态时,6月11日至7月13日,承德旅游市场受疫情影响,旅行社企业又处于半停业状态,逐渐恢复的旅游信心再次受到严重打击,市民出游意愿急剧降低。直到“十一”假期,旅行社业务才恢复到往年同期的70%。

  “疫情让旅游业受到重创,却激发了他们的大爱。2月14日,旅行社协会发起《抗击新冠疫情募捐活动倡议书》。面对零收入的困境,100余家旅行社企业及个人却在短时间内募集现金63754元、口罩200个、手套2000副、消毒液20箱、酒精40箱。钱物全部通过承德市红十字协会,指定送到武汉抗疫最前线。”想起这些,王国华仍然感觉到热血澎湃,“这一年,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逆境,也懂了什么是逆境重生。”

生产企业负责人李新民:不改初心

  和合承德记者 石盈盈

  1月21日和技术人员进厂检修设备;1月24日恢复生产;1月25日组织工人们返厂复工……2020年那些与时间赛跑的日子,让李新民难以忘怀。

  1963年出生的李新民是承德六禄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。春节前夕,在医院为母亲买药时,李新民敏锐地发现口罩有成为“紧俏”物资的趋势。不久,新冠肺炎疫情范围逐渐扩大,口罩等防护用品陆续在全国各地市场紧缺,作为我市一家有生产医用口罩能力的企业,李新民立即决定在春节假期组织员工复产。

  为确保供应,公司将8小时工作制调整为24小时,全体员工放弃休假,全员返岗。一些已经退休的技术骨干也赶回公司,大家与时间赛跑,一边研究制定方案,一边抢抓设备维修、昼夜施工。同时,政府指派专人火线支援,及时解决了各种问题和困难。经过不懈努力,从决定恢复生产到正式复产,历时仅3天,机器设备重新运转起来。工人们紧跟节奏,高强度展开工作。通过24小时加班加点,口罩单日产量由3千至5千片提升至2万至3万片。

  为了抢时间,李新民吃住在办公室,并把90多岁的老母亲接进厂里,住在他的办公室以便照顾,而自己则睡在沙发上。连续多日吃住在厂里,过度劳累,让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的他又得了肾结石。疼痛难忍时,李新民就让人把药送到厂里,咬着牙坚守在生产一线。

  增产的同时,李新民坚持低价亏本销售,把原来售价24元一盒的口罩降价为每盒20元,即使在口罩原材料每吨由原来的4万元猛增到120万元的情况下,他生产的口罩仍坚持不涨价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又捐赠给医院3000个医用口罩,捐赠给交警、老干部、学生、贫困户等群体的口罩多达4万个。

  “10月份,防护口罩生产暂停,等审批下来,新厂房就能投入使用了,那时就能生产医用口罩了。”目前,李新民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现代化的医用口罩生产线即将投产。

  日前,李新民上榜2020年12月“时代新人·河北好人”榜单,得知这一消息,他说道:“其实我所做的,每个人都能做到。所有的荣誉都只能代表自己过去所做的事情,今后我要更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,不改初心。”

打工族张维伟:艰难选择

  和合承德记者 娄丽双

  12月29日早7时,在闹钟的“催促”下,张维伟睁开惺忪的睡眼,起身走向厨房,将前一晚收拾好的饭菜放入锅中。能在家里不紧不慢地吃完早饭再去上班,这样的生活节奏,是她在北京打工时想都不敢想的。

  毕业之后,张维伟留在了北京。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,但现实却告诉这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,想要在北京站稳脚跟,没有那么容易。

  “毕业就面临租房,当时的工资一半都交给了房东,剩下的钱除了交通费和生活费所剩无几。”每到月底,卡上的余额接近零,张维伟总是会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,“在大城市生活到底为了什么?”

  就这样在纠结中打拼了5年,张维伟终于熬到了升职加薪,可好日子还没过热乎,就被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
  春节回到家后,张维伟接到公司的通知,暂时在家待业,这一待就是3个月。期间毫无收入,终于等到复工,工资却比原来少了很多,老板的理由就是企业举步艰难,大家携手共渡难关。回到出租屋,张维伟黯然地躺在沙发上,陷入了沉思。

  “坚守在北京的意义是什么?是为了梦想吗?也许哪个地方都能实现梦想,说不定小地方更能实现。”纵然有上进心,有融入大城市的梦想,可面对大城市的房价高、消费高、落户难、付了房租就所剩无几的现实,张维伟做出了艰难的抉择——回家。

 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,每逢休息日,张维伟便出门,为自己的北漂生活画上那个句号。6月25日,在整理完北京的所有事宜后,张维伟和同事道别,回到承德。

  回家不到一周,张维伟在市区的一家环保评估公司找了份工作,上下班路程不到20分钟,工作生活不再那么紧迫,晚上还能有充足的时间学习。“认真想想,其实回承德发展也没什么不好的。”张维伟笑着说,人生短暂,有的时候放弃一条路并不是代表失败,也许转个身,就会找到一条更好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路,继续逐梦前行。

快递小哥任海东:逆境坚守

  和合承德记者 王鑫 通讯员 李海洋

  12月30日,快递小哥任海东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状态:“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概括我的2020,我想应该是‘感谢’。”2020年,任海东最大的感受是“充实而有意义”。

  任海东清楚的记着,2月3日是他复工的第一天,此前他经历了近10年职业生涯中最漫长的一个假期。当天清晨六点半,天刚蒙蒙亮,任海东简单地啃了几口馒头,戴上口罩、测量体温无异常后匆匆走出了家门。来到快递站,第一件事就是给当天需要配送的包裹消毒装车。

  “您好,圆通快递,您有一个包裹,请到小区大门口签收一下!”

  “您好,包裹已放您家门口快递柜了,请及时取。”

  “您好,快递柜满了,您下楼到小区门口登记处取,我不接触您,快递面单撕下来放门口就好。”

  ……

  这样的对话,一天中他要说上百遍。

  从任海东复工以来,他基本没有过休息日。骑着电动自行车不断穿行在市区的各个小区之间。

  “疫情的突然暴发,给快递业带来冲击。当时我们所有家在市区的快递员被要求全员上岗,每天分拣、消毒、装车、派件,一整个流程只能一个人完成,而此前这是一个团队的工作量。”任海东说,平日里一人最多负责3到4个小区,刚复工时一人要负责10个小区的派送任务,面对快件的积压,每个能上岗的快递员都在主动分担更多工作。同时,很多市民都足不出户,买的东西也从衣服、日用品变成了米、面、油等各种大件,无形当中增加了派送过程中的困难。

  由于疫情的关系,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无接触配送,直到现在很多人都习惯了这样的派送方式,快件基本上会放到客户小区附近的“妈妈驿站”。12月29日,上午9时左右,任海东送出了当天第一件快递。虽然家离着公司不远,但是到了中午他还是没时间回家,只是回到站点随便吃一口饭,就等着下午从转运中心过来的另一车快递。

  上午7时开始工作,高峰时期下班时间不定时,回到家孩子基本都睡了,所以在很忙的时候,他会赶在孩子睡觉前和他们发一个视频。看着镜头里可爱的孩子们,任海东的脸上总会浮现出幸福的笑容。

  2020年岁末,站在他心爱的快递车旁,任海东感慨,无论顺势而为或者逆流而上,“干就完了!”

餐馆老板李则勇:待客如常

  和合承德记者 杨建安

  “老板,把昨天早饭钱一起给你结完了啊。”一位顾客自己算好餐费后主动付款。

  “好嘞,您慢走啊!”老板李则勇乐呵呵地回应着,然后给顾客开门。

  这一幕发生在12月29日清晨一家春饼店内,别看店面不大,名气却不小,来吃饭的大都是回头客,有些顾客更是常年在这里吃早点。

  待人热情,餐费上不计较,是顾客对李则勇的一致评价,这让他的生意常年火爆,在老居宅开的第二家春饼店同样如此。

  2020年,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李则勇也感触颇深,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当属餐饮行业,两三个月没办法营业,不少小餐饮店关张转行。

  李则勇没有退缩,也无路可退,小餐馆是全家人的生计,赡养老人、供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来自这里,还有几个亲戚跟着一起干。

  “疫情开始后压力确实很大,但没有办法,我干了这么多年餐饮有感情,再说好多顾客也惦记我呢,自救吧。”李则勇回忆说。

  说干就干,李则勇另辟蹊径,在新店里做起了盒饭送外卖。无接触式点餐、送餐既打消了顾客的忧虑,又维持了餐馆的正常运转。

  听说李则勇的春饼店开始送外卖了,周围的商户率先响应,纷纷下单。

  “疫情期间天天在家做着吃,还挺怀念餐馆的美食,而且老李人好,总是给我们多放些饭菜,必须支持他。”市民纪先生说。

  每天凌晨3点半起床,忙到午夜12点后才睡觉,李则勇原来觉得这样很苦,疫情期间的忙碌反而觉得是一种幸福,忙到内心踏实的幸福。

  随后,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,我市恢复饭店堂食,李则勇家小店的生意很快就回归正轨,重新营业那段时间,听到最多的话就是“老李,好几个月了,想吃你家的饭了。”这让李则勇无比感动。

  常年待客热情,给的分量足,免费给顾客提供口香糖,让大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,顾客也自然用一次次消费回报。

  李则勇说自己挺过来全靠老顾客们帮忙,但顾客们都说,是李则勇常年如一日地保证餐饮品质救了他自己。

  经历过疫情,李则勇更觉得真心待顾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,只要做到了,顾客散不了,给他们提供安全的食品,温馨的环境,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。

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李国维:身先士卒

  和合承德记者 黄永力

  2020年,对于57岁的李国维来说,是极不平凡的一年。从事防疫工作35年,当年曾参与非典疫情,今年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。面对疫情,他又是挺身而出,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。他说,那一段时光是最难忘的。

  平时李国维的主要工作是防治鼠疫,在消杀病毒方面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。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,他担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消杀组副组长,带着消杀组的队员们奔波于各个场所。

  消杀队员的着装都是标配,头上是一次性蓝色帽子,戴上手术手套,然后,在外面穿着防护服,再配上长至肘部的黄色橡胶手套、黑色胶靴、护目镜,这是标准的二级防护。进入场所进行消杀时,需背上近30公斤重的机动喷雾器,按照要求,逐一消杀,不能有丝毫纰漏。

  今年2月5日,市疾控中心接到内蒙古疾控部门发来协查函,对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,其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。在对该密切接触者进行救治的同时,李国维带领消杀队员立即赶赴现场,对其隔离观察的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杀,感染者接触过的用品、墙面、门窗等,不留一个死角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,全部消杀完成,所有参与现场消杀人员的防护服集中处理,到这时,一次战斗才算结束。

  疫情防控以来,李国维带领的消杀组参加了无数次类似这样的大大小小的战斗。接到紧急命令后,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,迅速组织对疫区开展终末消毒。他们的日常工作是从凌晨开始,对检验室结束检测工作后退下的防护设备进行分类,对可重复使用的用品消毒,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运输,对工作场所消毒。白天,对医疗机构和县级疾控机构消毒工作进行技术指导,对公共场所需要具备的防控措施及消毒知识进行培训;对商场、超市、酒店、汽车站、高铁站、机场等场所消毒,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。晚上10点,检验工作结束后,又开始新一轮消毒,周而复始。

  多少次大家连续战斗,没时间吃饭、喝水;多少次到了深夜,大家还不能回家,只能在办公室做短暂休息……他们竭尽所能地保护着战友,保护着群众。李国维的老母亲已91岁高龄,患有多种老年病,一边是繁重的工作,一边是自己的至亲,他只得利用清晨的工作间隙去看望一下。

  在消杀组里,李国维算是一名老同志,本来他可以多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,但是,他却总是身先士卒。他常说:“谁让咱是一名党员呢,党员就得冲锋在前!”

社区书记支润芳:心中有民

  和合承德记者 闫立辉

  12月30日,气温降至-18℃,不断有居民走进社区,每来一个人,支润芳都会起身,接上一杯热水,让来访的居民暖暖身子,听居民细细地诉说自己的需求。“这一年来,社区和居民走的更近了,社区干部成了居民的主心骨,居民更愿意把心里话和我们诉说……”回想起2020年所经历的一切,西大街街道碧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支润芳颇为感慨。

  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每天新闻报道中关于疫情的点滴都牵动着塞外山城里每一人的心。支润芳接到上级应急响应的指示后,放弃了走亲访友、与家人团聚,放弃了住院治疗计划,带领社区党员、社区干部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中。

  “只留一个出口,老百姓出入太不方便了!”严寒的冬日,气温一度降至-20℃,面对有的居民跳着脚大声呵斥,扬言威胁要破坏封闭设施,双手冻僵、双脚冻麻的支润芳和其他社区干部都会耐心地解释,不敢有一丝懈怠。慢慢地,居民们从不理解到支持,甚至有居民自愿加入志愿队伍,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。

  那段时间,支润芳带领所有社区干部挨家入户排查,每户登门至少三次,必须敲门见人,对三番五次入户排查却不在家的居民,就到物业、供热、房管等部门获取户主联系电话,保证一户不落。碰到有外地返承人员在家隔离的,支润芳会事无巨细地询问居民所需物品,并一一记录下来。印象最深的是为居民送粮,当天大雪纷飞,得知居民家中马上就要“断粮”,她赶紧推着电动车赶往超市,通往社区的道路,坡度很大,厚厚的积雪,让支润芳摔了好几跤。当她踉踉跄跄把几大包物品送到时,居民见此情景连连道谢:“有社区干部在,没啥好担心的。”

  在居民家门口张贴通知、每天在楼道内酒精消毒、在小区口两小时一班岗、值守到凌晨再回办公室录入数据,整理上报……虽然辛苦,但是整个社区无人出现感染,支润芳觉得一切都值得。

  小社区,大社会。社区工作繁琐而复杂,小区里有垃圾乱堆乱放了,要清理;居民之间有矛盾了,要解决;困难居民生活有困难,要想办法……对支润芳来说,每一个到访的居民,她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给居民们一个满意的交代。小区哪几户是困难居民,哪户有什么困难,需要什么样的帮助……支润芳心里“门儿清”:只有心中有民,才能把社区工作干得好。

主题活动 更多>>
帮提升文明素质.jpg
zhongqiu_01.jpg
bjt.jpg
0.jpg
图文简报
W020141217552628532025.jpg
2014第12期
W020141217552628532025.jpg
2014第11期
W020141217552628532025.jpg
2014第10期
简报9期.jpg
2014第9期
文明博客
    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句话: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,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。
·随手拍“教师节”活动开始了
·[原创评论]文明与旅游同行
·[微评公益广告]放飞中国梦
·[微评公益广告]粮食 命根子
·[微评公益广告]中国梦我的梦
·[微评公益广告]代代中国梦
·学习雷锋好榜样 为实现中国梦而
县区传真
双桥区 双滦区 营子区
承德县 平泉县 宽城县
隆化县 滦平县 兴隆县
丰宁县 围场县
  中国文明网联盟
 
 
承德市文明办   主办
冀 ICP 备 09015354 号